所在地:北京市 主管部门:北京市

专业介绍

专业名称: 国际法商英语
专业介绍:

外国语学院简介

  1. 一、基本概况

北京工商大学外国语学院成立于2008年11月,下设英语系、西语系、大学英语教学部(四大教学团队)、MTI教育中心、外教管理部和语言实验室等机构。目前拥有国际法商英语学术硕士和翻译专业硕士2个授权点,以及英语、商务英语和西班牙语2个语种的3个本科专业。

  1. 二、师资队伍

外国语学院有一支爱岗敬业、朝气蓬勃、积极进取的师资队伍,拥有较强的业务和科研能力。学院现有专任教师61人,其中正、副教授13人,博士10人,外籍专家教师2人;拥有北京市教学名师1名,北京市优秀教师1名,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1名。

三、科学研究

外国语学院长年坚持教研结合,教学成果丰硕,近几年获得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北京工商大学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3项,外研社多语种“教学之星”大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外研社和外教社主办的教学大赛各类奖项多项。

学院教师科研能力突出,获批国家社科、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十几项,在国内外公开出版的各种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0多篇,其中多篇发表在《外语界》《当代语言学》《中国翻译》和《中国外语》等外语类核心期刊,出版专著、教材、教参和译著等80余部。

  1. 四、人才培养

依托学校法、商学科优势,注重培养应用性复合型人才,国际法商英语和翻译专业研究生人才培养特色鲜明,以法商为特色的翻译专业于2018年专业学位教育评估中获评“特色鲜明”称号,取得了很好的社会美誉度。外国语学院目前已与多家企业联合打造校外就业创业实践实训基地,包括中译悦尔翻译有限公司、北京策马翻译有限公司、北京文化贸易语言服务基地、北京语智云帆科技有限公司、外研社、北京工商大学附中附小、北京市科协等,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实习实践。

  1. 五、服务社会

围绕“四个中心”功能定位、结合首都发展需求,我院充分发挥本专业优势,积极强化社会实践的育人和服务功能,组织研究生深入首都基层一线开展社会实践,主动服务国家与首都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为首都国际交往活动例如冬奥会、冬残奥会及各类国际会议等提供语言服务保障支持,以实际行动助力首都发展,“双语+文化”的系列社会服务活动模式已成为本专业特色。

 

 

国际法商英语

 

  1. 一、基本概况

国际法商英语是隶属于法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专业,于2011年获得学位授予权,2013年开始招生,是国内首个将英语语言文学、法学、管理学融合的自主设置目录外二级学科硕士点。依托北京工商大学英语及法、商学科资源,是三大优势学科的交叉融合。

  1. 二、培养目标

国际法商英语硕士学科在培养复合型人才,需:

1.   具有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坚持爱国主义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服务;

2.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健全人格、严谨的学风和良好的学术道德修养;

3.   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能力,掌握语言学方法,全面熟悉本学科研究动态;

4.   系统掌握国际法律商务知识,能胜任国际法律商务实践和语言翻译,并能够进行跨文化法商沟通中的职业话语分析及研究;

5.   具有宽阔的国际视野,能进行信息收集及处理等工作具备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具有识。

  1. 三、研究方向

国际法商英语下设两个研究方向:

1.法商话语:法商话语研究以话语分析为理论基础,研究法商领域的话语交际及文本,侧重法商机构语言交际的动态发展过程,同时对英汉法商话语交际方式及文本类型进行对比研究。

2.法商翻译:法商翻译研究基于翻译学研究,从法商口译与法商笔译入手,重点涉及法商口笔译方法论、现代语言学与翻译理论研究、翻译与文化研究、经贸翻译研究、法律翻译研究等。

  1. 四、导师队伍

外国语学院现有国际法商英语硕士研究生导师4人,其中包含北京工商大学“优秀研究生导师”及北京市教学名师。学院持续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实现师德教育全员全程全方位覆盖。师资力量雄厚,打破学院界限,集合外国语学院、法学院、经济学院、商学院的优秀师资,组成由教授、副教授、博士、行业资深从业人员构成的中外籍专家授课团队,进行顶层设计并全方位指导研究生人才培养。

  1. 五、就业前景

目前毕业生中,有部分选择出国深造,部分在国内“双一流”高校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其他进入国家部委、外资企业和教育系统工作。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与所学专业契合度高,体现了人才培养的社会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