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地:北京市 主管部门:北京市

专业介绍

专业名称: 食品科学与工程
专业介绍:

食品与健康学院简介

北京工商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源于原北京轻工业学院1958年设立的发酵工程专业和原北京商学院1994年设立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而后本学科分别隶属于化工学院(1999年组建)、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2002年组建)和食品学院(2011年组建)。20194月以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为主设立食品与健康学院。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是北京市重点学科、北京市高精尖学科。学科在2021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位列第20位,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位列第7位,ESI进入农业科学领域的前1.50‰。拥有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和博士学位授权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食品科学与工程和食品质量与安全两专业均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97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中组部千人计划特聘专家1人、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4人、国家自然科学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北京市长城学者”2人,北京市高校学术创新人才3人,北京市科技新星4人,北京市高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20余人,已形成一支结构合理、特色鲜明、创新力强的高素质教学科研团队。

学院拥有食品质量与安全北京实验室、北京市食品风味化学重点实验室、科技部中国-加拿大食品营养与健康联合实验室、北京市食品营养与人类健康北京高精尖创新中心、北京市食品添加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部级科研平台。“十三五”期间,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4项,发表科研论文1200余篇,出版中英文专著11部、授权发明专利50余项,获得国家科技奖励3项,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5项。

学院积极推进与外界合作,为项目顺利实施提供了外部保障。与国家卫生健康委食品司、国家食品评估中心和中国疾控中心营养所就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方面的研究合作签署了四方合作协议;与平谷区就“现代营养谷”建设签署战略协议。拥有北京工商大学专业智库基地,以食品安全为核心,充分发挥了本学科的自身优势,为社会和经济发展出谋划策。承担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全球工程前沿战略咨询研究》等,为国家发展战略的制定贡献智慧。立足产学研合作,与国内百余家企业开展校企合作,有力推进了各地方经济的发展与建设。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与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等10余所国外著名高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为促进国际交流合作提供优质平台支撑。


专业简介

一、基本概况

北京工商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是北京市重点学科、北京市高精尖学科,同时是国家级特色学科专业建设点、北京市特色学科专业创新平台。拥有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2014年入选国家第一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16年通过了IFTIUFoST两个具有国际权威的食品专业认证。学科着重开展战略性、前瞻性和创新性的基础与应用研究,为促进中国传统食品工业化及食品产业升级提供科学依据和关键技术。同时,确立以科研创新为主导,以教学基地与人才队伍为基础,以强化实践教学为办学特色,以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策略为手段,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相融,知识与能力并重,人品与才干相长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二、专业方向

(一)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术型)

  1. 1.      培养目标

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及食品科技前沿和食品产业发展,培养具有良好科学文化素养、较高社会责任感和国际化视野,系统扎实掌握食品科学与工程理论和专业技能,具有创新能力、持续学习能力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未来能够在推动学术发展和工程技术进步方面做出创新性成果的德才兼备的科研骨干和高级专门人才。

  1. 2.      研究方向

食品添加剂与食品安全

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食品科学

食品营养与健康

(二)生物与医药(食品工程)专业(专业型)

  1. 1.      培养目标

面向食品、生物、医药等行业,通过专业知识、工程学能力和实验技能的系统化训练,培养在科技研发与应用、技术攻关与改造、工程设计与实施等方面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实践能力突出,具有创新能力与国际化视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

①食品添加剂制造与应用工程

②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

③食品生物工程

④食品质量与安全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