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介绍
专业名称: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专业介绍: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学院) 北京工商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于2011年获得教育部批准的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其前身计算机应用技术是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1981年开始招收研究生,1998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13年12月北京工商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通过北京市重点学科验收并被评为优秀。在2016年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评估级别为C级。学科聚焦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基础理论、前沿技术和工程方法,在大数据可视分析、数据挖掘与社会计算等方向积累了大批成果,立足于北京工商大学在食品、商科、轻工行业的优势地位,在食品安全、金融、轻工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学科具有专任教师51人,多名教师曾获得“北京市高等学校中青年骨干教师”称号,担任中国计算机学会、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中国图象图形学会等一级学会专委。学术梯队结构合理,学历层次较高,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 学科目前共有五个方向,包括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以及大数据可视分析和数据挖掘与社会计算两个特色方向。 1.计算机应用技术 计算机应用技术方向主要研究计算机面向领域的理论、方法、技术和系统等,主要围绕数据库、计算机图形学与人机交互技术、人工智能及应用、多媒体技术等方向从事理论与技术的研究开发工作。本方向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传统强势方向,在计算机图形学、三维模型检索等研究方面具有国内领先的成果。 2.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方向主要研究软件设计、开发、维护和使用过程中涉及的软件理论、方法和技术,包括现代软件工程理论、软件需求工程、软件体系结构、设计模式、软件测试、软件质量保障、可信与安全计算、软件形式化方法等在领域的应用。 3.大数据可视分析 大数据可视分析是通过交互可视界面对大数据进行分析、推理和决策的技术,其目的是从海量、动态、不确定甚至相互冲突的数据中整合信息,获取对复杂数据的更深层理解,帮助人们检验已有知识,探索未知规律。本方向以食品、金融和商业领域中的大数据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点研究多维数据、关系数据、时间序列数据、空间数据、文本数据等大规模数据的存储、表示和可视分析模型,并行处理算法,以及可视分析平台和工具的构建方法,解决食品安全、金融分析、商业运营中大数据的可视表示、交互分析和辅助决策问题,是本学科的特色研究方向之一。 4.数据挖掘与社会计算 数据挖掘与社会计算方向以海量数据为对象,以探索和发现数据中潜在的规律和知识为核心,以预测未来事件为目标,采用大数据、统计学习、多维分析、社会网络、自然语言处理等理论,重点研究大数据处理、精准推荐模型与算法、热点事件传播与预测、群体行为分析以及金融预测等核心科学问题。研究成果可以帮助政府、企业将海量数据转化为知识,服务于政府网络舆情管理;服务于企业提升关键绩效,增强综合竞争力的智慧和能力;服务于人类理解自身行为规律,是本学科的特色研究方向之一。 5.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 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方向主要研究网络安全、信息内容安全、商业物联网、信息对抗、可信软件及大数据处理等,包括传感器网络、无线移动计算、系统软件、嵌入式系统、环境感知计算、人机交互、数据信息处理、可信性和安全性等,主要定位于商业、食品、金融等领域的物联网、可信网络等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工程项目的分析、设计和建设。
联系方式刘老师:68985548,13651131602 邮箱:jsjxy@pub.btbu.edu.cn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智能金融风险分析)(国际经管学院) 一、基本概况 北京工商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于2011年获得教育部批准的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其前身计算机应用技术是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1981年开始招收研究生,1998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13年12月北京工商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通过北京市重点学科验收并被评为优秀。在2016年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评估级别为C级。学科聚焦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基础理论、前沿技术和工程方法,在大数据可视分析、数据挖掘与社会计算等方向积累了大批成果,立足于北京工商大学大学在商科、金融、轻工行业的优势地位,在金融、轻工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二、培养目标 培养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情操高尚,具备严谨科学态度优良学风、敬业和献身精神,善于团结合作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与金融领域交叉复合型人才。应具有坚实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理论基础,并了解有关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系统专业知识,掌握复杂金融系统等领域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能胜任计算机应用及金融系统的设计、开发、金融大数据挖掘等工作。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毕业后能胜任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金融科技领域相关的教学、科研院所、企业以及其他单位的科研与技术管理工作。 三、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为:计算复杂金融系统、金融数据挖掘与社会计算 四、师资队伍 本学科具有专任教师51人,具有博士学位27人。本学科教师曾多次获得“北京市高等学校中青年骨干教师”称号,担任中国计算机学会、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中国图象图形学会等一级学会专委。学术梯队结构合理、学历层次较高,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在国际经管学院有专任教师10人,全部拥有博士学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硕士生导师5人。 五、就业前景 培养系统掌握计算机、金融基本理论知识,熟悉金融大数据技术与实务,具有较强的人文、科技素养和实践创新能力,主要流向是国内企业、金融机构(银行、证券、基金、信托、期货和保险等)、政府机构、社会团体、科研院所及攻读博士研究生。
|